黔东南镇远:多维赋能 奏响春之奋进曲
字体:大 中 小 |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| 视力保护色: |
广袤烟田绿意葱茏,劳作声响此起彼伏,镇远县烤烟生产的画卷在春日的蓬勃节奏中徐徐展开。从循环农业到智慧育苗,从农机革新到闲置资产盘活,这片土地正以智慧为笔、创新为墨,奏响农业现代化的奋进曲。
绿肥压青
生态循环农业:奏响生态与效益的和谐乐章
烟田边,烟农张正的目光被田边一堆用塑料严实包裹的东西牢牢吸引,满心好奇地他凑到李国跟前问:“你家烟田边上这塑料包着的是啥玩意儿?”
李国笑着说:“这是烟草公司推广的牛粪有机肥。去年咱这地种的玉米,收完后秸秆、玉米棒子都卖给养牛场,今年养牛场又把牛粪运来,经过处理后再施回烟田,肥力可强了!”
恰在此时,烟叶技术员李德军走来,听闻二人对话,不住地点头赞许:“李叔,您说得对!这可是今年提高土壤肥力、保证烟叶品质的好办法。县里今年准备了323吨牛粪,都要在起垄前施到田里,烟苗肯定能长得又壮又好,收成指定差不了!”
有机肥
近年来,镇远持续深耕土壤保育,通过施用油枯、推行绿肥压青等技术,改善土壤结构,增强保水保肥能力。这般循环利用,既让废弃物寻得好去处,又肥沃了土地,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。
农机农艺融合:奏响生产效能提升的激昂乐章
农忙时,镇远的田野总是热闹非凡。农机手驾驶着农机在田间纵横驰骋,所到之处,土地被翻耕得又松又平,为新一季烤烟种植做好了准备。
烟农陈国路过这片繁忙景象,不禁和身旁的人唠起嗑来:“咱镇远这地方山多,以前种地可太累人,一天下来,浑身骨头都要散架。”
烟农陈国感慨:“镇远山多田散,过去种地确实辛苦,现在大不一样。就说改造后的农机,好处多多。垄机的刀口、滑口能按山地情况随意调整,陡坡、边角地都能应对,垄形规整。小型农机机身轻巧,转弯、掉头灵活,操作顺手,一个机子能起垄又能上厢,省时省力又省钱。”
自主改造起垄机,提高起垄质量
近年来,镇远县精准立足山地生态实际,紧紧聚焦起垄这一关键环节,大刀阔斧地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创新,使农机更适配山地复杂地形。这一果敢举措,既大幅提升起垄精度,又给烟农肩头卸下重担,大大减轻劳作强度,削减生产成本,为规模化、高效化生产注入强劲动力。
物资云送:奏响贴心服务的便捷乐章
袁小军是镇远当地的80后烤烟种植户,因为种植规模大,对肥料的需求也多,每次都得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,所以一到肥料采购季就发愁。“现在有了‘3S烟农服务系统’,在家用手机下个单,肥料就直接送到家门口,也不耽误我干别的活儿,真是太省心了。”袁小军感慨地说。
“没错,除了下单肥料,这个系统还有信息推送服务和生产定制服务,只要进入系统,首页就是今年的烤烟扶持政策和当前时期的重点技术推送,这样就能让你们及时了解最新的政策和技术,另外通过这个系统还能预约专业化移栽、起垄、分级和植保等各种服务呢。”技术员王高笑着介绍。
镇远烟叶智慧育苗信息系统
从繁琐的线下采购到轻松的线上点单,从滞后的信息获取到实时的政策技术推送,从零散的农事求助到专业的服务预约,县局全方位、深层次地改善了烟农的生产体验,为镇远烟叶产业蓬勃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,助力烟农们在致富路上大步前行。
智慧育苗:奏响科技守护的希望乐章
踏入育苗工场,只见育苗队长王道位正专注巡查着。突然他的手机响起急促尖锐的警报声,众人纷纷好奇地围拢过来。王道位却不慌不忙,从容地查看手机,随后笑着为大家解惑:“这是智慧育苗系统报警声,你看系统提示大棚温度有点高了。”
说着,他轻点手机屏幕,五个育苗工场的实时状况瞬间清晰呈现于众人眼前:“只要棚里有点不对劲,系统马上就能知道。有了它,咱育苗的标准更高,烤烟的第一步就走得更稳了。”
烟农李洪乾瞪大双眼,满是惊叹:“哇,现在育苗都这么智能啦!科技的力量真是太强大了,咱这烟叶产业肯定能越干越好。”
近年来,镇远县烟草分公司依托先进的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,积极探索以数字化赋能烟叶育苗,全方位、全天候地为每一株烟苗的成长保驾护航,为培育优质烟苗筑牢了根基。
在烤房培植鹿茸菇
烤房综合利用:奏响闲置资产的富民乐章
烟叶采收结束后,原本闲置的烤房并没有闲着。合作社想出了新点子,组织烟农开启了烤房鹿茸菇培植的全新篇章。
烟农陈忠和李江在烤房门口碰上,看着一筐筐刚采下来的鹿茸菇,两人笑得合不拢嘴。
陈忠兴奋地说:“老李,你瞧瞧这些鹿茸菇,长得多好啊!真没想到,这闲置的烤房还能派上这么大用场。”
李江也点头说:“可不是嘛!刚开始听说合作社要在烤房种鹿茸菇,我还不太相信呢。没想到真成了。老陈,你家那几个烤房今年收成咋样?”
“我大概算了下,收益还挺不错的。就我那5个烤房,这一季挣的钱比光种烟叶的时候就多增加了3.9万的收入。以前烟叶收完,烤房就闲置着,怪浪费的。现在可好,还能用来挣钱。”陈忠一边说,一边比划着。
“确实,合作社这主意真好。咱这烤房,温度、湿度好控制,通风也方便,种鹿茸菇正合适。听说咱村38个烤房一起种,这一季预计能挣30来万呢。”李江竖起大拇指称赞道。
“这么多!那大家都能跟着赚钱了。我还在想,以后能不能再种点别的,把这烤房利用得更充分。”陈忠眼睛一亮,充满期待地说。
“我也这么想呢。咱跟着合作社好好干,他们有经验,说不定以后还能想出更多赚钱的好点子,让咱们的钱包越来越鼓。这产业融合的路,肯定会越走越宽。”李江信心满满地说。
“对,就这么干!多跟着学,以后日子肯定越过越好。”陈忠用力地点点头。说完,两人扛起一筐鹿茸菇,笑着往村里走去。
在这个生产季,镇远的烤烟产业,智慧与汗水交织,创新与实干同行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镇远这片土地将被金色烟叶装点得更加耀眼,迎来属于自己的烤烟“丰”景。 (吴朝慧)
相关阅读
- 贵州岑巩:烟叶覆膜焕生机 2025-04-21
- 黔东南镇远:多维赋能 奏响春之奋进曲 2025-04-07
- 贵州岑巩:科技赋能助春耕 产业融合绘“丰”景 2025-03-24
- 粮烟协作春意浓——贵州德江耕作新景 2025-03-10
- 贵州松桃烟区:奔赴“春天里” 共绘“春耕图” 2025-02-24